汽車零部件的沖壓工藝一般包括四個過程:拉延工序、修邊工序、沖孔工序和翻邊工序。每個工序對應一套模具,有時候為了節約成本,為將后面的修邊沖孔工序一套模具做出來,壓縮成三工序成型。拉延工序是主要的成型工序,通過拉延工序,零件的主要形狀基本形成,此外,拉延成形后的零件通過形變強化,可以獲得一定的強度和剛度。
修邊工序主要是切除拉延工序多余的輔料,如拉延筋、工藝補充面等。沖孔工序顧名思義,是沖零件上的孔,對于一些復雜的車門內板模具,沖孔工序可能要沖100多個孔,精度要求高,工藝難度大。翻邊工序主要是將零件四周的邊翻起,供后面包邊工序或后續裝配使用。
各大汽車企業沖壓工藝基本類似,只是不同材料沖壓技術有所差別。目前,在汽車輕量化的大背景下,鋁車身被越來越多的車企所采用,因鋁和鋼材材料性能的差異,鋁車身在沖壓成型上有一定的技術難點,汽車模具制造也需要做不同的表面處理。
汽車沖壓工藝作為一種成熟的材料成型工藝,在汽車行業廣泛的使用,為汽車行業的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。
損傷診斷是鈑金維修的一步重要工作,根據汽車損傷診斷的基本步驟,需要在以下環節做好每一項診斷檢測工作。
要選擇妥當的鈑金維修方式,必須了解車身制造材料和車架焊接工藝?,F代汽車與傳統汽車在車身制造材料、車架焊接工藝上的差別,導致維修方式發生了變化。比如,傳統的車架式車身主要是由低碳鋼或中碳鋼制成,在進行焊接和切割時應使用氣動車身鋸,如果使用傳統的氧一乙炔切割則會對車身造成較大的破壞?,F代整體式車身構架通常是用超高強度鋼(UHSS)或高強度鋼(HSS)或高強度低合金鋼(HSLA)或合金材料(如鋁合金)制成,在結構零件修理中必須使用惰性氣體保護焊或電子點焊機進行焊接。另外,鋼板厚度的變化以及車身材料合金成分的不同,在焊接方式和相關技術參數的選取上也會有所不同,這就需要熟悉車身材料以便合理維修。在汽車發生碰撞損壞后,必須采用全方位拉伸的方法進行校正,盡量不采用加熱的方式,以防止金屬內部結構發生改變,導致強度降低,使汽車再次碰撞時不能有效保護乘客。
從車架焊接工藝方面來講,現代車身修復一般采用熔焊、壓力焊和粘接等方式,而過去在車身修復中占主導地位的焊條弧焊和氧-乙炔氣焊在現代車身修復中就要謹慎采用了。焊條弧焊現僅用于車架式車身以及低碳鋼車身的修復;氧-乙炔氣焊、壓力電阻焊和粘接只用在一些特殊的工藝中。對于新型的鋁質車身修復焊接更是需要特殊的焊接工藝。不同結構的車身大梁要采用不同的焊接工藝。在進行車身鈑金焊接維修時,要采用不會降低車身原有強度和耐久性的佳焊接方法,就需要熟悉原車各部分所采用的焊接工藝。
檢測損傷的過程中,需要目測碰撞的位置,確定碰撞方向及碰撞力大小,并檢查可能存在的損壞。對于事故中損壞的車輛,應詢問事故發生時汽車的速度和撞車或翻車的部位、方向及角度,了解被撞汽車的撞擊形式、位置和角度等情況,以直觀的方法確定碰撞損傷的部位和可能波及到的區域。還可結合試車和測量儀器對汽車進行全面檢查,確認車身底板是否變形,車身是否受到整體損傷和整體扭斜,檢查和確認車門開啟是否自如等,以確定汽車的損壞程度和修理方式。
撞擊后的車輛不僅是外表的損傷,雖然車輛在被撞擊損傷后,直接看到的只是外表的損傷,甚至保險定損也經常只是對損壞的部位進行評估。